
隨著台灣進入高齡化社會,45歲以上的中高齡者面臨的職場挑戰愈加明顯。許多中高齡者在職場上遭遇年齡歧視,並且因技術更新快速而產生再就業困難。此外,隨著社會結構轉型,產業變遷對勞動力市場的需求不斷改變,這也加重了中高齡者在職場上的壓力。
政府為了協助中高齡者重新融入勞動市場,推出了一系列的就業補助政策,旨在透過經濟支持和職業訓練來減輕他們的生活負擔,並提升職場競爭力。同時,這些政策也在一定程度上幫助台灣應對勞動力短缺的問題。
李先生,56歲,曾在製造業工作,擁有超過20年的經驗。然而,隨著公司的結構調整,他不幸被迫離職。失業初期,他感到迷茫,因為年齡的關係擔心未來無法再找到合適的工作。然而,經過政府就業補助計畫的幫助,李先生一步步利用各種資源,從申請失業補助到參加職業訓練,最終成功重返職場。他的故事正是許多中高齡者在面對失業時的寫照。
此篇文章將以詳細介紹目前現行的各種中高齡就業補助政策,包括補助的類型、申請條件及具體的申請步驟。透過實際案例的分享,幫助中高齡者理解如何利用這些補助方案突破職場困境,並重拾信心與競爭力,實現職場復興。
中高齡就業補助政策背景與現況
就業補助的目的與政策背景
隨著台灣社會進入高齡化階段,中高齡勞工面臨的就業挑戰愈加明顯,年齡歧視、技能過時及再就業困難都是主要的問題。為了促進這一群體的再就業,政府推出了一系列補助政策,主要是想透過經濟支持及職業訓練來減輕中高齡者的生活壓力,並提高他們的職場競爭力。
中高齡者勞動參與率與政策成效
根據最新的勞動市場數據,2023年台灣55歲以上的勞動參與率顯示出穩定上升趨勢,尤其是在政府推動的中高齡者就業補助政策的幫助下,勞動力回歸職場的比例逐年提升。這一點從多項政府推出的數據中可以得到證實,包括勞參率上升以及就業穩定性提高的案例分析。
政府針對中高齡者的補助計畫,從2023年起推動數項重要政策,旨在幫助中高齡失業者、退休者及部分工時者,提供再就業的機會並緩解經濟壓力。這些補助不僅涵蓋了經濟補助,也包含了職業訓練、職場適應等多方面支持。
中高齡就業補助的多元類型
- 失業補助:針對失業滿三個月的中高齡者提供經濟支持,幫助他們在過渡期間維持基本生活。
- 異地就業補助:針對異地工作的中高齡者,政府提供交通與搬遷補助,幫助他們順利適應新工作環境,減少交通與搬遷成本的負擔。
- 租屋補助:當中高齡者因工作需求需要搬遷時,政府會提供租屋補助,支持他們在異地就業期間的居住安排,減少搬遷壓力。
- 職業訓練補助:針對技能不足或需學習新技能的中高齡者,提供職業訓練補助,協助他們參加相關課程以提升競爭力。
- 職場學習及再適應津貼:幫助中高齡者在職場轉換過程中適應新環境。津貼按每小時基本工資發給,最多提供6個月的支持,幫助他們提升實際工作技能。
- 壯世代就業獎勵:針對55歲以上或45歲以上依法退休或失業3個月以上的中高齡者,若成功回到全時或部分工時工作,政府提供每人最高60,000元的獎勵金,分兩次發放。
- 創業利息補貼:針對有創業需求的失業中高齡者,政府提供創業貸款,並依據實際情況補助貸款利息,最高可達到7年期的支持。這項補助旨在鼓勵中高齡者創業,特別是在創業初期的經濟壓力緩解方面。
如何申請中高齡就業補助
李先生,56歲,曾在製造業工作,但因公司結構調整,他在工作了20多年後被迫離職。在失業的初期,李先生感到迷茫和焦慮,尤其是因為年齡原因,他擔心自己再也找不到合適的工作。李先生在學院『SCPC職業策略規劃師』的引導下,逐步了解政府的就業補助計畫,他開始一步步利用這些資源,重新走上了就業之路。李先生的故事是許多中高齡者面對失業時的縮影,透過他的經驗,我們將具體展示各種補助政策如何協助他及其他人重新進入職場。
中高齡失業補助的申請條件與操作步驟

李先生失業初期,由於經濟壓力和對未來的不確定性,他感到非常焦慮。諮詢師建議他申請『失業補助』,這是針對失業滿3個月以上的中高齡者提供的經濟支持。
申請條件:
- 45歲以上中高齡者及高齡者,非自願離職辦理退保當日前三年內,保險年資合計滿一年以上。
- 非自願性離職或因企業裁員失業,並具有具有工作能力及繼續工作意願。
- 需在《公立就業服務機構》登記失業自求職登記之日起十四日內仍無法推介就業或安排職業訓練。
補助內容:
- 失業給付按申請人離職辦理退保之當月起前六個月平均月投保薪資百分之六十按月發給,最長發給六個月。
- 請領失業給付期間,有受申請人扶養之眷屬者,每1人按申請人離職辦理就業保險退保之當月起前6個月平均月投保薪資10%加給給付,最多計至20%
- 補助期限最長為6個月,但中高齡者最長可補助9個月。
申請流程:
- 向公立就業服務機構辦理求職登記,自求職登記之日起十四日內仍無法推介就業或安排職業訓練。
- 申請補助時,需提供身份證明、失業證明等文件。
- 將所有文件提交至《勞動力發展署》,經審核後,補助金將分期發放至個人帳戶。
李先生依照諮詢師的指導,首先來到《公立就業服務機構》登記失業,並在14日內仍然無法找到合適的工作。他提交了相關文件,如身份證明、失業證明等,順利通過審核,每月獲得按其過去6個月平均薪資60%的失業補助金,最長9個月的補助,幫助他度過了失業初期的經濟難關。
中高齡職業訓練補助、職業訓練生活津貼的申請與成效

雖然申請了失業補助,但李先生意識到,如果不提升技能,未來即便找到工作,可能也難以勝任現代化的工作環境。在諮詢師的推薦下,他決定參加數位行銷的職業訓練課程,並成功申請了『職業訓練補助』,並在訓練期間申請『職業生活訓練津貼』補貼在訓練期間沒有收入的的窘境。
申請條件:
- 職業訓練補助
- 45歲以上中高齡者及高齡者,並參加政府認可的職業訓練課程(需達到80小時以上)。
- 失業或在職需提升技能的中高齡者均可申請。
- 職業訓練生活津貼
- 45歲以上中高齡者及高齡者:經《公立就業服務機構》
- 就業諮詢後推介參加職訓,或經政府機關主辦或委託辦理之職訓單位甄選錄訓。
- 非自願性離職或因企業裁員失業,並具有具有工作能力及繼續工作意願。
補助內容:
- 職業訓練補助
- 政府可補助訓練費用的100%。
- 根據課程的不同,補助金額與時間會有所差異。
- 職業訓練生活津貼
- 每月按基本工資之60%發給,2年內最長補助6個月
申請流程:
- 在《勞動部網站-台灣就業通》或是《45+就業資源網》上網查詢並選擇合適的職業訓練課程。
- 完成課程報名後,參訓學員需先繳交訓練費用,於結訓合格後,再由訓練單位協助申領訓練補助。
- 課程完成後,經審核,補助金將發放至指定帳戶。
李先生選擇了一個6個月的數位行銷課程,課程費用由政府提供全額補助,這不僅提升了他的數位技能,還讓他更具職場競爭力。在參訓期間因為有申請職訓生活津貼,讓李先生可以無後顧之憂,全心參與培訓。參加完培訓後,李先生發現自己具備了新的市場價值,開始尋找與行銷相關的新工作機會。
中高齡異地就業交通補助

經過幾個月的培訓,李先生獲得了一份新的工作,但新工作位於距離他原住所超過30公里的地方。交通的經濟負擔,李先生申請了『異地就業交通補助』。
申請條件:
- 中高齡者與高齡者就業地點與原日常居住處所距離 30 公里以上。。
- 工作至少已滿30天,並能提供相關的交通收據。
補助內容:
- 每月交通補助金額為1,000至3,000元,與租屋補助津貼兩者合併最長可補助12個月。
- 30公里~50公里-新台幣:1,000元
- 50公里~70公里-新台幣:2,000元
- 70公里以上-新台幣:3,000元
申請流程:
李先生在決定搬遷到異地後,依據政策申請了異地就業的交通補助,政府為其提供了每月3,000元的交通費補助,幫助他順利適應新環境。
搬遷補助及租屋補助申請


由於李先生的新工作地點與原居住地相距甚遠,若是每日往返除了時間上的浪費,也讓他無法在工作後,好好休息。他決定在新工作地租房居住。為此,他申請了『搬遷補助』及『租屋補助』,以解決搬遷後的居住問題。
申請條件:
- 中高齡者雨中高齡者因工作需要搬遷至異地,,並且就業地點與原日常居住處所距離 30 公里以上。
- 提供合法的租賃合同與搬遷、房屋租金收據。
補助內容:
- 每月可申請的租金補助最高5,000元,補助金額為租金的60%,與異地交通補助兩者合併補助最長為12個月。
- 搬遷補助最高為30,000元,旨在幫助中高齡者搬遷過程中的經濟負擔。
申請流程:
李先生搬遷到異地後申請了搬遷補助、租屋補助,一次性搬遷費補助30,000元與成功獲得每月5,000元的租金補助,幫助他在異地就業期間減輕生活負擔。
壯世代就業獎勵

成功就業後,李先生還申請了『壯世代就業獎勵』,這是一項專為55歲以上中高齡者設立的獎勵計畫,幫助他們重返職場。
申請條件:
- 55歲以上,或45歲以上且退休三個月的中高齡者,若重新回到全職或部分工時工作並連續受僱滿90天,可申請獎勵。
補助內容:
- 下列基準核發,每人最高發給2次:
- 全時工作者,每次新臺幣3萬元。
- 部分工時工作者,每次新臺幣1萬5千元。獎勵金最高可達60,000元,並分兩次發放。
申請流程:
- 勞工向 《公立就業服務機構》 辦理求職登記,並開立推介卡。
- 勞工經 《公立就業服務機構》推介受僱於同一雇主連續達90日以上,且符合相關獎勵規定,並依法參加勞工保險、就業保險及勞工職業災害保險。
- 於受僱每滿90日之次日起90日內,得檢附相關文件,向公立就業服務機構申請獎勵。
李先生在成功就業滿3個月後,獲得了政府提供的第一筆30,000元獎勵金,並在就業滿6個月後再次申請,順利領取到第二筆獎勵金,這對他來說是一種肯定與鼓勵。
創業利息補貼的運用

李先生的職場適應之後,他開始考慮自主創業。政府的創業利息補貼計畫也成為了他新計劃的重要支持。
申請條件:
- 失業的中高齡者有創業需求,並符合政府創業貸款的申請標準。。
- 3年內曾參與政府創業研習課程至少18小時,並經創業諮詢輔導及適性分析,且登記日前14日內無就業保險投保紀錄及未擔任其他事業負責人。
補助內容:
- 提供最高7年的貸款利息補助,特別針對創業初期的中高齡者。
- 貸款額度最高200萬元,貸款期間最長7年。
- 貸款利率按郵政儲金2年期定期儲金機動利率加年息0.575%機動計息。
- 貸款期間前3年利息由本署全額補貼,第4年起負擔年息1.5%,利息差額由本署補貼,但年息低於1.5%時,由貸款人負擔實際全額利息。
- 貸款人須自行負擔信用保證0.375%保證手續費。
申請流程:
- 提交創業計劃書:通過《創業輔導機構》提交創業計劃書及貸款申請。
- 審核與利息補助:經審核後,享受貸款利息補貼。
李先生再次回到學院,在諮詢師的幫助下撰寫了一份詳細的創業計畫書,成功申請到了創業貸款。政府為他提供了7年的利息補貼,這讓他的創業過程更加穩定,減輕了資金壓力。
通過這些補助的靈活運用,李先生不僅克服了失業的困境,還成功實現了職場轉型,最終走上創業的道路。這些補助計畫充分展現了政府對中高齡者的支持,為他們提供了多方位的幫助,讓他們有機會重拾自信,繼續在職場中發光發熱。
政府與民間機構的協助方案
政府與民間機構的合作為中高齡者的再就業提供了多方面的支援和幫助。無論是透過政府推出的多元化補助政策,還是由職業訓練中心提供的技能提升課程,這些協助方案不僅能減緩經濟壓力,還能促進中高齡者在職場上的適應能力,讓他們能夠順利重返就業市場。以下將詳細說明各種協助方案及其運作模式:
幫助中高齡者重返職場的政府方案
勞動部針對中高齡者推出了多種計劃來促進再就業與穩定職場發展。主要服務包括就業媒合、失業補助、職業訓練補助等。這些計劃的主要目的是透過經濟援助及技能提升來減輕中高齡者的生活壓力,並增加他們的職場競爭力。
- 就業媒合服務:
- 職業訓練計劃:
- 為了幫助中高齡者適應職場變遷,《勞動部-台灣就業通》提供了一系列的職業訓練計劃。這些訓練計劃涵蓋了數位行銷、語言能力及科技應用等課程,特別針對中高齡者技能提升所需。許多課程可享有高達100%的補助,讓參與者能夠免費學習新技能。
公立就業服務機構的全面支援
公立就業服務機構是中高齡者在求職過程中的重要資源。這些機構不僅提供職位推薦、失業登記、技能評估等服務,還協助中高齡者申請失業補助、交通補助等福利。另外勞動部也成立銀髮就業服務據點來服務中高齡者及高齡者。
- 失業登記與補助申請:
- 機構幫助中高齡者在失業後進行求職登記,並根據個人的條件推介適合的工作機會。若無法在指定時間內找到工作,機構將協助申請失業補助,幫助中高齡者在過渡期間維持基本生活。
- 就業推薦與職場適應:
- 機構提供的就業推薦服務,能根據個人的職業背景進行配對,讓中高齡者能夠更快找到適合的工作機會。此外,針對重新進入職場的中高齡者,機構還會提供後續的職場適應支持服務。
職業訓練與職涯諮詢幫助突破中高齡者就業困境
民間機構在中高齡者的就業支援中同樣扮演了重要角色,尤其是在職業訓練與職涯規劃方面。
- 職業訓練中心:
- 許多民間職業訓練機構與政府合作,為中高齡者提供針對性的技能訓練課程。這些課程包括技術提升、軟實力培養及數位技能訓練等,幫助中高齡者增強職場競爭力。參加訓練的中高齡者不僅可以獲得專業的技能培訓,還能通過政府補助減少學費負擔。
- 職涯諮詢師:
- 職涯諮詢師是中高齡者規劃職業生涯的重要助手。他們不僅能提供就業建議,還能針對不同需求的個人,制定專屬的再就業策略,並指導如何申請政府補助。此外,諮詢師會從心理層面給予支持,幫助中高齡者重拾信心,面對新的職業挑戰。
企業與人力銀行的中高齡友善政策
部分企業已經意識到中高齡勞工的價值,並實施了友善的就業政策,來吸引並留住中高齡者。這些企業的成功案例,展示了如何通過合理的政策和支持,促進中高齡者與企業雙方的合作。
- 企業的友善政策:
- 如王品集團、麥當勞等大型企業,透過靈活的工作時間安排及專業訓練,吸引中高齡者加入,並提供工作適應支持。
- 人力銀行平台的求職支持:
- 如104人力銀行-中高齡專區、1111人力銀行等平台,專門為中高齡者提供求職支援。這些平台設有專屬的中高齡職缺欄,並提供輔助功能,幫助求職者根據自身需求篩選適合的工作機會。
中高齡者運用政府補助與職業訓練成功再就業
通過政府與民間機構的協作,許多中高齡者已經成功重返職場。例如,56歲的李先生,在失業後通過勞動部的職業訓練計劃和民間職業訓練中心的數位行銷課程,重新獲得了市場需求的技能。完成培訓後,李先生在企業中重新找到了工作,並且在新的工作崗位上持續發展。
善用政府與民間資源:中高齡者職場再起步的最佳策略
要充分利用政府與民間提供的支援方案,中高齡者需要掌握申請流程與相關指南。例如,通過《台灣就業通》或《公立就業服務機構》、《銀髮就業服務據點》進行失業登記與補助申請,並參加合適的職業訓練課程來提升技能。
如何以補助助力中高齡工作發展
補助計劃可以在幫助中高齡者職場發展中發揮重要作用,從短期經濟支持到長期職涯規劃,它們提供了多層次的助力。這裡我們探討一些核心方面。
短期經濟支持與緩解壓力
對中高齡者來說,失業補助是第一道經濟緩衝,能有效緩解失業後的經濟壓力。透過補助,許多像李先生這樣的中高齡者得以在尋找新工作的過程中維持生活基本需求,避免因經濟困難而被迫接受不適合的工作,從而有更多時間投入職業技能提升或尋找更適合的職位。
失業補助的有效性不僅體現在直接的經濟支持上,更能讓中高齡者在職業轉型的過程中保有心理上的穩定感。短期內的財務安全,讓他們得以更加從容應對職場中的挑戰。
職業訓練補助促進長期發展
職業訓練補助不僅是針對短期的經濟壓力,更是為了提升中高齡者的長期競爭力。透過補助,許多中高齡者能參與符合現代職場需求的技能培訓,這在日益數位化、技術化的工作環境中尤為重要。
例如,李先生透過參加政府提供的數位行銷課程,不僅成功補足過去在數位技能上的短板,還憑此在重新求職時獲得了新的職場機會。這種補助讓他能夠在職業競爭力上保持活力,並且為未來的長期職涯發展奠定了基礎。
SCPC職業策略規劃師的職涯規劃觀點
作為SCPC職業策略規劃師,我們強調「從知彼到知己再回到知彼」的重要性,特別是在長期職涯規劃方面。對中高齡者來說,理解職場趨勢與自身需求同樣重要。職業策略規劃師透過分析市場需求、個人技能和未來職涯發展方向,幫助中高齡者設立合理的長期目標。
規劃師還可以結合政府補助政策,協助他們選擇適合的職業訓練項目,幫助其提升技能並應對工作市場的變化。例如,李先生的故事中,他在失業後不僅依靠補助度過難關,還在策略規劃師的指導下重塑了職涯目標,參加技能培訓,為自己的職場復興鋪路。
其他個案分享:成功利用補助達成職涯突破
李小姐,52歲,因公司裁員失業。起初她感到焦慮,擔心自己無法再次進入職場。但在《SCPC職業策略規劃師》的建議下,她申請了政府提供的失業補助和職業訓練補助,參加了客服管理培訓,並透過勞動部的媒合平台找到了新的客服主管職位。
這個成功案例展示了政府補助與民間規劃師如何結合,幫助中高齡者實現職場突破。李小姐不僅通過補助度過了短期的經濟困境,還藉此機會提升了自己的職場競爭力,最終成功實現了職涯轉型。
職涯規劃與未來展望
展望未來,政府預計將持續推動中高齡者的職場支持政策,並可能推出更多針對性補助計畫。中高齡者在這個階段應該重視不斷學習和提升自我,利用現有的補助政策來更新技能、保持職場適應力。
我們建議中高齡者充分利用政府資源,並保持靈活的職涯規劃,以應對未來職場中的變化,確保長期職業穩定與發展。
如果您想更深入了解如何應對中高齡就業困境,並從職場迷惘中找到新的職涯方向:
建議您閱讀我們的另一篇文章:45⁺中高齡就業困境的必備策略:從職場迷惘到職涯新起點
這篇文章將為您提供具體的策略與建議,助力您再次啟航。
中高齡者在申請補助時的常見問題與解決策略
常見的申請困難
中高齡者在申請政府補助的過程中,常常遇到以下幾個挑戰:
- 文件準備不足
- 申請補助時,申請人通常需要提供多種證明文件,包括失業證明、保險年資、身分證明等。對於中高齡者來說,這些文件的準備有時會變得困難,尤其是對於那些沒有經常處理行政文件的申請者。
- 流程不熟悉
- 政府補助的申請流程相對複雜,很多中高齡者不熟悉數位化的申請程序,導致在網路上提交申請時出現困難。此外,有些中高齡者對補助申請的細節規定了解不足,可能錯過申請的時間或提供錯誤的文件,從而影響申請進度。
- 申請的長期等待
- 補助審核過程通常需要較長的時間,這對急需經濟援助的中高齡者來說可能產生壓力。他們可能會在等待的過程中失去耐心,甚至放棄繼續申請的意願。
- 對資格條件的不了解
- 中高齡者對於自己是否符合補助資格條件往往感到困惑,尤其是涉及失業時間長度、工作年資等具體要求時,容易出現理解上的偏差。
解決建議與資源提供
針對上述常見問題,我們學院這邊提供幾個具體的解決策略建議來幫助中高齡者順利完成補助申請:
- 文件準備的具體指導
- 建議中高齡者可以事先與《公立就業服務機構》或相關單位聯繫,確認所需文件的具體清單,並準備所有原件與副本。此外,學院也有提供一對一的文件準備指導,確保申請人不會遺漏重要文件。
- 提供流程說明與技術支持
- 許多中高齡者對於網路申請流程感到不熟悉,因此可以借助職業策略規劃師的協助,逐步進行每個步驟的說明。並且鼓勵就業服務機構提供現場或線上的技術支持,幫助他們順利完成申請。
- 提前了解補助審核時間與預期
- 建議中高齡者在申請補助前,提前了解補助審核的時間,並安排好過渡期的資金需求。職涯諮詢師可協助申請人進行財務規劃,幫助他們度過補助金等待期間的經濟壓力。
- 幫助申請人理解資格條件
- 通過諮詢師的專業建議,可以幫助申請人清楚了解補助的資格條件。學院中的多位職業策略規劃師具有『就業服務乙級證照』可以針對每位中高齡者的具體情況,提供個人化的補助資格評估,並告知他們應如何達到條件。
未來展望與補助策略的延展
政策的未來方向
隨著台灣高齡化社會的快速進展,政府勢必將繼續調整和擴展中高齡者的就業補助政策。未來的重點可能會包括針對特定產業或技能需求提供更精準的補助計畫,特別是針對高技術含量和數位轉型等領域的技能提升。此外,對於中高齡者的創業支持也可能成為未來的發展重點,鼓勵有經驗的中高齡者將其專業知識轉化為商業機會,這樣的補助不僅限於資金支持,也可能擴展至創業輔導和市場資源連結。
職涯諮詢師的專業建議
作為SCPC職業策略規劃師,我們強調中高齡者應以長期發展的角度來進行職涯規劃,結合過往的職場能力並充分利用現有的補助資源。職涯規劃不僅僅是為了解決當前的就業困境,更應著眼於長期的職業競爭力。根據SCPC的職涯規劃原則,策略性焦點解職涯上問題非常重要。中高齡者應該理解市場對技能的需求,並與自身的專業能力進行對照,主動尋找提升自我的機會,從而保持職場上的持續競爭力。
- 知彼: 深入了解當前職場對於中高齡者的需求,包括數位技能的要求、新興行業的興起等。持『SCPC職業策略規劃師』可以幫助中高齡者分析行業趨勢,找到適合自己長期發展的領域。
- 知己: 中高齡者應對自身的專業背景、技能短板及興趣有清晰的認知。職涯規劃應根據這些信息靈活調整,並配合政府的補助資源(如職業訓練)來提升個人競爭力,確保在職場中的長期發展。
持續終身學習的重要性
隨著市場需求的不斷變化,終身學習成為中高齡者在職場上保持競爭力的關鍵。無論是掌握新的數位工具還是深入學習行銷、管理等現代職場必備技能,持續終身學習不僅能夠幫助中高齡者適應變化,更能提升他們在市場中的價值。透過政府的職業訓練補助,中高齡者有機會參加各類技術課程,這些補助不僅能夠幫助他們節省學習成本,還能大幅提升技能的靈活度與市場適應能力。
個案分享
陳女士,58歲,曾是一名銀行行員,在公司重組後失去了她的職位。她對於未來的職場方向充滿了焦慮與不安。然而,在職業策略規劃師的引導下,陳女士透過政府提供的職業訓練補助參加了一系列數位行銷課程,並成功完成了培訓。通過這次培訓,她不僅重新找到了自信,也在網路行銷領域找到了新的工作機會。政府的補助資源不僅幫助她克服了短期的經濟困難,也為她的長期職業發展鋪平了道路。
結論與行動呼籲
中高齡者職涯的價值與補助的重要性
在這篇文章中,我們深入探討了台灣中高齡者在職場上所面臨的各項挑戰,並說明了政府推出的多元補助方案如何提供經濟支持與技能提升機會。透過實際的個案分享,我們可以看到這些政策對於中高齡者重新融入職場的重要性,無論是失業補助、職業訓練還是異地就業的相關津貼,這些都是幫助中高齡者重拾職場價值的重要資源。
行動邀請:掌握補助資源,重新打造職場高峰
現在正是採取行動的時刻!在面對中高齡者職場困境,中高齡者應積極、正向面對挑戰。除心態建立外,也應該善用資源申請這些補助政策,透過經濟支援與技能培訓提升競爭力。無論您正面臨失業、轉職或技能不足的困境,這些資源都將幫助您突破瓶頸,實現職涯的新高峰。
如果您希望獲得更多關於中高齡職涯發展的資訊或專業職涯諮詢服務,請隨時聯繫我們的『領路人生職涯策略學院』。我們將為您量身打造合適的職涯規劃,協助您在職場中再次找到方向,實現自我突破。一起攜手邁向職場未來的全新高峰!
我們致力於幫助您在這段職涯旅程中,走得更加順利並取得突破。如果您在求職或職場適應過程中遇到困難,或是需要個性化的建議,您可以訂閱『領路人生職涯策略電子報』,以獲取更多有價值的轉型技巧與實用建議。